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王裕文 读书心得 1《单元教学设计指南》

发布者:王裕文发布时间:2021-03-10 12:24:36阅读(2045评论(0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心得

读了《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指南》一书,我收获了很多,尤其是里面的第四章“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使我有了很多思考。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是指基于《课程标准》,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针对某一单元教当内容开展的探究和实践活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小学数学单元学习活动设计,需遵循小学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至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既有外显的操作活动,又有内隐的心智活动。

在进行小学数学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数学化原则

指活动设计应让小学生通过数学活动去亲身经历对现实生活的数学化过程,从而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应用的过程

2. 整体性原则

包括活动形式的全面性、活动结构的完整性和活动群的整体性。活动形式的全面性,是指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外显的数学操作活动(如拼搭、画图、交流等)和内部的心智活动(如猜想、思考、推理等),让学生通过感官的协同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结构的完整性,是指活动中要含有: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和需求的情境;通过情境引出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任务(数学问题);学生通过调用、重组已有的经验形成新的策略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所需的时空和资源

3,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原则指向师生、生生的交往,是指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既要保证每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空,促进真实的、差异的、个性的学生思考资源丰富生成;又要有合作交流、协作学习的环节,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敢于主动表达想法,以提供给别人审视、评价的机会,同时对他人关于问题的理解也要乐于倾听与交流。

4,序列化原则

单元活动群中,每一个活动的设计都要经历“目标设计(去哪里)、达成目标的要素分析与过程设计(怎么去)、教学效果的评估完善(到了吗)”的有序思考。一个单元活动群又由多个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根据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序列化排列,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达成单元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以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认知过程为重。将学习活动按活动性质分为“感知体验” “探究发现” “理解运用”三类。

1.“感知体验"活动

当下课程理念强调数学学习中的“体验”。在“感知体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经验,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经历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并获得新知识、新经验

(1)学生学习的基本程序:

素材感知——操作体验——对话交流——归纳提炼

(2) 相应的设计流程:提供感知素材一保障操作体验-组织对话交流一引导归纳提炼

    (3)设计要点:

①要为学生提供适度丰富的感知素材。不管是用来动手操作的材料,还是直接观察感知(思维操作)的资料,都要关注素材的趣味化、结构化,以便更好地引发学生“神入”其中、自主参与,亲历体验。

②要有适度的留白和等待,保障每一个学生独立操作体验的时空,尊重学生个性化、独特的自我体验。任何的对话、交流、合作都是以每一个个体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为基础的。

③重视对话交流的有序组织和有机引导,促进个体自我体验的进一步内化与升华。通过对话与交流,学生获得表达思想、反思体验的机会,将自己的切身体验与人共享、交流收获、反思不足,进而能进一步的归纳提炼。

 

2. “探究发现”活动

新课程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在“探究发现”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动地通过多种形式、途径、方法进行解难释疑尝试活动,经历发现、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从而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1)学生学习的基本程序:

情境解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反思总结

(2)相应的设计流程:创设问题情境-鼓励提出问题一协作解决问题一引导反思总结。

(3)设计要点:

①精心创设富有思维含量又能自然吸引学生的问题情境。在这种“情境"里面,要有促使学生去不断思考的“真实问题”,问题的冲击和刺激,使其心智尽其所能地思索探寻,思维持续跟进。让高挑战性变成高驱动、高趣味,引发学生持续探究的动力和深层次的思维,在解决问题中发生深度学习。

②珍惜学生思绪含混不明、困顿受阻时的契机,鼓励学生主动提出具体的疑问,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表征对问题的分析和解释。民主和谐的活动氛围,更能给学生一种心理的安全感,更能让他们在自由开放的思考中发生真正的学习。

③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思路强势引入自己的教学预设,也忌不经意地替代学生进行连贯表达。学生真实的解决问题过程,有不完美、有差异都是一种正常状态,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考经历,更应以宽容的心态去解读、去点拨、去引导。当学生的叙述中有一点线索的时候,也不要在不经意间接过话茬替代学生进行连贯表达。总之,在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帮助他们经历从混沌到清晰、从零散到连贯、从不完美到完善的过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④引导回顾时,不只是知识内容层面的,更有思考路径和解题策略方面的反思总结。

3.“理解运用"活动

“理解运用”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要能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内容形式的变化,不仅在标准情境且在一定的变式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解决数学内部问题及简单的实际问题。

问题识别——经验迁移——灵活解题——评价反思

(3) 相应的设计流程:巧设问题变式一关注经验迁移,倡导灵活解题一组织评价反思。

(4) (3)设计要点:

①要适度地巧设问题变式。单一的标准情境下难免会有机械套用,不利于考量学生真正的学习理解,要相机进行适当的变式设计。在变式中,注意题目的灵活度与知识点难度上的适当平衡,努力把握好“活而不难”。

②问题设计暗含学生进行自主经验迁移的要求,既要考虑知识经验的迁移,也要考虑策略经验的迁移。

③问题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让学生个性的、灵动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而不能过度追求固定的解题程序和标准答案。

④解题完成并不是学习活动的结束,鲜活解题资源的捕捉和处理,可以成为引导评价、反思、改进的新一轮学习活动设计。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