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心得:读《小哲学家的大问题》有感

发布者:沈怡芬发布时间:2021-12-27 13:20:37阅读(2001评论(0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小小的脑袋里装着许许多多的问题。每个小问题也都是一个大问题,当他们怀着好奇心去探知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与世界打交道的一种方式。他们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思考,收获了快乐、智慧、爱……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和孩子们交流。怎么走进孩子的的内心世界?怎么让交流变得有趣?怎么为孩子启迪?……这些都是困扰我的问题。利用假期时间,我研读了《小哲学家的大问题》一书,通过学习,我也产生了一些共鸣和感悟。

在阅读本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小小哲学家的大问题”,对于孩子的问题,何为“小”、何为“大”?当孩子发问时,我们应该如何回应他们?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必须要立刻给予孩子们回应,以便他们能学到一些东西。尽管有时候这可能会让人很累,尤其是当人们自己完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通过本书的学习我了解到,其实,从儿童哲学家那里,我们会发现,我们无法总是给予孩子们帮助。有时候,孩子提出问题仅仅是为了与大人进行交流、玩耍或谈话。因对,在孩子们抛出问题时,我们要先反问自己:为什么孩子会问我?他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此问题会有明确答案吗?如果是,我们会在哪里找打答案?因此,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集中首先要静下心来,给予孩子回应事前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教师自身还应该多一些对哲学的趣味性,细心解读孩子的问题,从而发现孩子的提问和回答中涉及到的充满哲学意蕴的词和句。

然而,问题的提出,最终走向的还是孩子自己。如何让孩子独立思考,需要教师运用语言的智慧“推波助澜”。文中介绍了聪明思考者的工具箱包括七个哲学上使用的“工具”,这些“工具”,为我们与儿童进行哲学对话提供了课操作性的步骤和前后逻辑顺序,例如:何时进行概念澄清,何时通过正反例来解释概念,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这样,有其他的可能吗,还有什么区别,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等。当然,运用工具并不能与工具主义。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应共同探讨日常生活中的哲学,关注情感,关注人本身的情绪体验,而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探讨哲学。只有我们更加深入地借助助产的手段和哲学工具的使用对某个话题认识得更清楚更明晰,才能收获哲学思辨能力。

当然,在谈论这些问题时,有些问题仅仅通过语言哲学是不够的。所以,文中也提到了可以用童书引出对话的方法。绘本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绘本中的图片不仅能让孩子发现哲学问题,还能帮助孩子解答哲学问题。有了绘本的帮助,很多哲学问题,不需要我们提示,孩子们就会自己对号入座。在与孩子一起思考故事中的角色时,我们也是在思考我们自己以及生活,也就是在进行哲学探究。

虽然哲学对话无法从头到尾地进行计划,但值得考虑的是,在对话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所要面临的情况。学习的这几个章节,我已收获颇多。接下来,我也会试着用哲学的思维陪伴孩子们。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