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跨越断层,走出误区》读书心得

发布者:张晓航发布时间:2020-12-27 13:30:57阅读(2022评论(0


最近阅读了曹培英老师编著《跨越断层,走出误区》一书,这本书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分十二章对《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十个核心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剖析。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六节的运算能力培养的建议,让我在计算教学中找到了方向。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重视基本功,巩固计算基础

基本的口算是数学运算的基础,曹培英老师在书中也指出对于基本口算结果,是要能“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这就需要有良好的数学记忆和计算基本功,比如例如,九九乘法表的记忆,要使之成为一种算法直觉,计算的条件反射。虽然对于教师而言,计算练习要谨防陷入“机械训练”“过度训练”的怪圈,但并不意味着培养运算能力就不需要练习计算,持之以恒地适度练习以及适当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传承有效策略,提升教学效率

书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同一学者让中美学生估计自己活了多少天,中国学生有97%能得出正确答案,而美国只有34%,这得益于我国对于“双基”教学的重视。其实从上个世纪开始,我国对于计算教学就非常重视,也形成了不少有效的教学策略沿用至今。比如老师们经常提及的“重视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运算习惯包含很多,像是笔算书写格式规范的习惯,验算的习惯等等,这些也是我们今天时常强调的。再比如运算兴趣的培养,像是一些经典的计算游戏“算24点”“数独”等等,至今仍然在各个老师的课堂中运用着。从一个“未来人”的角度来看,“双基”教学确实有些片面,但是也流传了不少行知有效的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合理的时机合理地运用这些教学策略,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给予思考空间,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教学中,老师们也常常会遇到此类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能合理选择算法。部分学生不知道何时该口算,何时该笔算,何时可以估算。有的为了偷懒,盲目口算,为了提升正确率,老师往往会规定学生笔算,或者当题目里出现“大约”“左右”学生就认为需要估算。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给予学生审题阅读的时间,给予学生思考的机会,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要让学生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算法选择,我们不盲从”。

四、结合实际问题,重视培养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结合曹老师书中对于这两句话的解读:正确运算,理解算理,方法合理。三者是互有联系又逐层递进的。不难看出,如今的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绝不应该互相孤立。除此之外,在解决问题时还应该鼓励学生去优化策略。

在阅读曹老师的这本书时,感到自己对数学教材、课标认识的肤浅有持续阅读,不断进行教学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具魅力。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