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肖芳老师指导论文《探秘小树林 ——在小树林游戏中提高小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思与行》

发布者:朱梦玲发布时间:2021-03-11 16:37:17阅读(3514评论(0

在小树林游戏中提高小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案例研究(改前)

【摘要】在我们幼儿园的前面有一片小树林,小树林的游戏是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最接近自然的游戏之一。我们的小树林中有一片小池塘,还有孩子喜欢的吊床,小舞台,帐篷等。每个孩子都很享受在这片乐土中游戏。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在缺乏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家中是生活在平静温和的港湾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我们大多数教师又受家长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怕孩子因争吵而打伤或碰伤。因此,每次问题出现时,教师往往会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并加以阻止,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得不到发展。

【关键词】小树林  小班  自主解决问题   

【正文】

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户外区域活动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就是将我们的教育意图渗透于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开展户外区域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玩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的教育目标无形地渗透到游戏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地学习。

一、环境创设满足幼儿的需求

㈠ 规划场地,合理布局游戏区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创设,我们首先进行了场地的规划,划分游戏区域。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绘画小树林的区域规划图,我们将游戏区域分为:小池塘区、手工制作区、休闲阅读区、攀爬区、户外娃娃家、户外表演区等。通过多个区域的划分,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成为显性课程的有力补充和延续。此外,我们还将旁边的小果园和水泥路也纳入小树林的游戏范围内,孩子给果树浇水、除草,给小兔子、小羊喂食……运用树叶、树枝在地上做各种造型,游戏空间更开阔,游戏内容也更加丰富。

㈡ 环境改造,和孩子一起动手

场地规划好后,我们对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环境创设的想法并纳入实施,把环境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们自己制作乐器,布置表演舞台,装饰梅花桩、固定树枝帐篷,呈现的成果可不比老师们差。在创设环境时,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让他们在创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成为感知和学习的过程。

㈢ 优化材料,建设公共材料库

说到环境,那可少不了材料,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游戏的基础条件。在小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我们把它建设成了小树林公共材料库,发动各个班级共同收集游戏材料,将收集的材料汇集到公共区域,幼儿共同整理、制作标记、分类摆放。我们将材料分为工具、材料、表演服饰、自然收集这几大类,让孩子能自由地选择、分配游戏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遵循四大原则:丰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更新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准备绝不是老师个人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讨论、共同准备。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布置,也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材料的修补与增减都应引导幼儿参与进行,师幼携手,体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人翁的地位。

二、在游戏中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

小树林中有许许多多的游戏,每个游戏中孩子都会遇到很多不同的困难。通常这个时候孩子们就会求助老师,寻求老师帮忙解决问题。而我在游戏中一步步的引导孩子思考,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多种能力。

㈠ 在游戏中提高孩子各种解决问题的能力

⒈ 以物代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一:

今天上午我们宝贝开心的来到小树林,东看看、西看看。首先她们先被小池塘吸引了,庆伟开心的说:“哇,好多鱼呀!有小鱼、大鱼、鲨鱼。”徐心怡大叫道:“老师,老师,这里也有小鱼。”煜煜跑了过来:“海螺海螺,我最喜欢海螺了,还有龙虾。”很多孩子跑了过来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认识的小鱼。这时候希希说:“拿出来拿出来”,庆伟说:“鱼竿没有”。宝贝们把手伸的长长的想要用手把小鱼拿出来,可是再怎么努力也没有办法拿到。于是他们开始寻找可以当鱼竿的东西。丽颖找来了一根短短的树枝,用树枝去够小鱼,可是还是够不到。

替代行为是一种表征行为,从替代品的使用情况与水平可以看出幼儿游戏发展的高低。 虽然幼儿使用替代物的水平与能力很浅,但从幼儿使用替代物的行为中还是可解读到幼儿的思维特点与游戏水平。

⒉ 相互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

今天我们又来到了小树林,鱼竿已经准备好了,孩子们很兴奋的都抢着要去钓鱼。最后小鱼竿落入了煜煜和辰辰的手里。两个人开始钓鱼啦!

煜煜把小鱼竿慢慢的放下去靠近小鱼的嘴巴,可是他钓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煜煜很着急的说:“好多树叶,真讨厌,我都钓不到鱼了。”

煜煜尝试了很久,可是一条鱼都没有钓起来。他跑过去看了看辰辰那里,回来拿着小鱼竿就过去了。他还是慢慢的放下小鱼竿靠近小鱼的嘴巴,试了几次钓到了一条鱼。他高兴了大喊:“我钓到鱼啦!”

辰辰把小鱼竿直接放进了水里,然后把鱼竿甩来甩去,快速地把鱼竿向小鱼靠近,钓了很久一条都没有钓起来。她很不开心,她看看煜煜,也模仿起了煜煜的动作,慢慢的往下放,可是她没有对准鱼的嘴巴所以一直没有钓到小鱼。

鼓励孩子学习自己同伴的经验,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然后再对其提出要求。在分享交流时,可以实物或情景再现的形式表扬这些在游戏中有创造性的幼儿,让其他幼儿分享到游戏的好经验,鼓励他们今后自主解决问题。

⒊ 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

第二天早晨,我们把小鱼请进了教室,孩子们都很兴奋,争抢着要来钓鱼。

我们在教室共同寻找更适合钓鱼的材料。孩子们找的东西千奇百怪,拿什么的都有。这时候杨丽颖说:“这个个不行的,不能吸。”她走到磁力积木的面前,站了很久也没有拿。观察了很久之后,她拿起磁力积木说:“这个可以吸能钓小鱼。”

我请孩子试了试自己的积木,最后磁力积木果然钓起了小鱼。杨丽颖很自豪的说:“我就说这个积木可以吧!”

于是我们把这个积木做成了新的小鱼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活动中教师就应找准自身的位置,抱着一种与幼儿共同探讨的态度,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从没有钓鱼竿到有钓鱼竿再而优化钓鱼竿,是它更适合自己。虽然解决一个问题需要很多的时间,但是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发生,孩子们慢慢用自己的经验尝试进行解决,慢慢的孩子的习惯有了质一样的飞跃。当她们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不再是求助于老师,而是尝试自己解决或者是和朋友进行讨论。

㈡ 根据需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提高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在遇到一些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的问题时,通常会显得束手无策,他们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说出一些“解决方法”。这时候我们应该否定孩子的想法吗?还是直接告诉孩子你这样不行,应该那样做?

我们通过开展相关课程,让孩子提高经验,从而自主寻找解决的方法。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也会开展相关活动,让课程有兴趣而生,让经验运用到生活中去。

三、创设简单的问题情境,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一定时间的游戏后,对于材料的使用,游戏的玩法,游戏的创设已经很熟悉了,孩子的游戏转化为重复的游戏。这时候需要怎么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创设自主学习的游戏情景,创造问题情境,让孩子在游戏中不断地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激发的,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反之那些质量低劣、毫无价值的问题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而且容易引起幼儿的反感。幼儿园教师要能主动地创设问题情境,自然而然的引出一些问题,迅速吸引幼儿的眼球,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幼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求知状态中。

教师要对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建立一种开放式的师幼关系,关注和尊重幼儿的需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以使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很自然地产生自己解决的意识。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及时关注幼儿出现的问题。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洞察里,认真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进程,适时介入游戏而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主、快乐的游戏,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玩转小树林!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黄进.体验为本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3] 邱学青, 《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1: 1994-2012

[4]季小英, 《自主性环境创设与引导》[M],学前教育研究 No.10,2008




探秘小树林(改后)

——在小树林游戏中提高小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思与行

【摘要】在我们幼儿园的前面有一片小树林,小树林的游戏是在幼儿户外游戏中最接近自然的游戏之一。我们的小树林中有一片小池塘,还有孩子喜欢的吊床,小舞台,帐篷等。每个孩子都很享受在这片乐土中游戏。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在缺乏困难的环境中成长,在家中是生活在平静温和的港湾里,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幼儿园里,我们大多数教师又受家长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怕孩子因争吵而打伤或碰伤。因此,每次问题出现时,教师往往会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并加以阻止,孩子们也因此失去了很多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得不到发展。

【关键词】小树林  小班  自主解决问题   

【正文】

幼儿在游戏中认识世界,户外区域活动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就是将我们的教育意图渗透于游戏当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于是我们充分利用孩子这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开展户外区域活动,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正是在“玩”的同时引发、支持并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玩中张开想象的翅膀……的教育目标无形地渗透到游戏中,孩子们就能在游戏中自由主动地学习。

一、 环境创设满足幼儿的需求

㈠ 规划场地,合理布局游戏区

《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对于环境创设,我们首先进行了场地的规划,划分游戏区域。孩子们一起商量、讨论,绘画小树林的区域规划图,我们将游戏区域分为:小池塘区、手工制作区、休闲阅读区、攀爬区、户外娃娃家、户外表演区等。通过多个区域的划分,让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成为显性课程的有力补充和延续。此外,我们还将旁边的小果园和水泥路也纳入小树林的游戏范围内,孩子给果树浇水、除草,给小兔子、小羊喂食……运用树叶、树枝在地上做各种造型,游戏空间更开阔,游戏内容也更加丰富。

㈡ 环境改造,和孩子一起动手

场地规划好后,我们对环境也进行了改造,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环境创设的想法并纳入实施,把环境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孩子们自己制作乐器,布置表演舞台,装饰梅花桩、固定树枝帐篷,呈现的成果可不比老师们差。在创设环境时,我们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参与到环境的布置中,让他们在创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成为感知和学习的过程。

㈢ 优化材料,建设公共材料库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的智慧起源于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幼儿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决定其主要通过实际操作进行学习,丰富有趣的学习材料不仅能充分激发幼儿的主动探究,更能成为幼儿直接经验的来源和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中介和桥梁。

户外小树林的教育价值依附于操作材料,因此教师应重视材料对幼儿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的价值,为幼儿提供开放性、多层次、多样化的材料,以促进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在小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我们把它建设成了小树林公共材料库,发动各个班级共同收集游戏材料,将收集的材料汇集到公共区域,幼儿共同整理、制作标记、分类摆放。我们将材料分为工具、材料、表演服饰、自然收集这几大类,让孩子能自由地选择、分配游戏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我们遵循四大原则:丰富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及更新性原则。值得注意的是,材料的准备绝不是老师个人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孩子共同商量讨论、共同准备。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布置,也需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参与其中,材料的修补与增减都应引导幼儿参与进行,师幼携手,体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人翁的地位。

二、与孩子共同游戏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刚刚开学时,对一些游戏材料有点熟悉,但不知道如何去玩。很多孩子刚开始去娃娃家玩了,如我们班的皓皓把饭锅拿在手里敲敲打打。佳佳想拿他的饭锅玩一玩,皓皓没同意,两人为那个饭锅争抢起来。

幼儿行为分析:孩子刚接触新环境和新的游戏材料,觉得很好奇。有的孩子对这些材料爱不释手,不肯与同伴一起分享。有的孩子知道餐具的用途,但他不知道如何操作玩。而且现在的小班孩子也不懂得谦让,常常会为了自己喜欢的玩具争抢起来。因此,在娃娃家游戏过程中教师直接介入游戏,扮演不同的家庭人员角色,直接指导他们怎么玩,让他们模仿老师,知道一些游戏玩法,并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一起分享玩具,并学说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谢谢!”“再见”等。

三、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的能力

解决问题需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前的问题情境,筛选出关键信息、迁移已有经验,进而成功地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⑴ 分享同伴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① 同龄

煜煜慢慢的放下小鱼竿靠近小鱼的嘴巴,试了几次钓到了一条鱼。他高兴了大喊:“我钓到鱼啦!”辰辰把小鱼竿直接放进了水里,然后把鱼竿甩来甩去,快速地把鱼竿向小鱼靠近,钓了很久一条都没有钓起来。她很不开心,她看看煜煜,也模仿起了煜煜的动作,慢慢的往下放,对准鱼的嘴巴,没过多久也钓到了一条鱼。

辰辰通过模仿煜煜的钓鱼方式,解决了自己钓不到鱼的问题。

② 中大班幼儿

小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但“合作水平”明显滞后于“合作意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在合作倾向上明显高于小班,随着合作意识和合作倾向的提高合作水平而逐步提高。在小与大接触的过程中,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学习了哥哥姐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经验。

⑵ 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经验

刚开始的小舞台杂乱无章,孩子们玩着自己的乐器,敲得虽然很开心但是没有一点配合。有的孩子在上面表演时其他的孩子在舞台上走来走去。于是我给他们观看了各种各样的舞台表演。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也学到了很多东西。知道了舞台表演要有小主持人;节目表;别人表演时不能在舞台上,乐器可以和唱歌在一起也可以和舞蹈在一起。

四、做一个“弱”的老师

⑴示弱的老师

老师不必事事都强于幼儿,在有些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地示弱。让幼儿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要求是他们能够达成的,这样反而更能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老师与幼儿的平等,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我们不妨用这样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学习与沟通,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次游戏中辰辰很开心的拿着鱼竿来钓鱼,没过多久鱼竿上的线就掉了,她跑过来说:“老师老师我鱼竿上的线掉了,你帮我打个结。”我假装努力尝试着打结,但一直打不好。辰辰说:“老师也不会打结,我找别人去吧。”只见她在小树林中寻找着会打结的人,最后失败了。她走进了小木屋,过了很久终于走了出来并大叫道:“我的鱼竿修好啦。”原来她在小木屋找到了一个夹子,她拿夹子把绳子和线夹了起来。

“麻烦”老师

人的思维总是由问题激发的,幼儿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为孩子解决麻烦的,但是在这学期的活动中我发现,老师为孩子制造适当的麻烦有助于孩子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树林的娃娃家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煮饭,但每次都是简单的动作的重复。这一天轩轩拿着他煮的饭来请我吃,于是我开始“鸡蛋里挑骨头”。轩轩你这个菜好像有点淡,在没有调味料的娃娃家中轩轩该怎么办?只见轩轩从地上捡起了一些泥撒进了菜里,还边说着:“给你加点盐”。那我想吃个蔬菜怎么办?轩轩又从地上捡起了泥放进了我的碗里,我说:“这不是盐吗?蔬菜不是这样的吧”。于是他说:“让我想想。”过了一会他拿着一盘树叶走了过来说道:“老师,你要的蔬菜。”

从案例中看出,孩子在我不断的制造麻烦中一直在认真的思考,从而解决了问题。

小树林的游戏还在继续着,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着……除了小池塘活动的不断变化,小树林里还多了寻宝、盲径、摸树、伪装、森林舞会等游戏,有更多有意思的故事在发生,相信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变化会出现。孩子的游戏在不断深入思考,我们教师也在不断努力在游戏中进步,在游戏中观察孩子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我们的课程游戏化之路会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黄进.体验为本的游戏[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3] 邱学青, 《关于儿童的自主性游戏》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1: 1994-2012

[4]季小英, 《自主性环境创设与引导》[M],学前教育研究 No.10,2008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