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顾珍妮学习心得6:《一课三磨》

发布者:顾珍妮发布时间:2021-03-09 22:02:45阅读(2128评论(0

《一课三磨》

——提有效问题,磨有效课堂

既然说“好课是磨出来的”,那我在想,我们要磨的究竟是什么?磨学情?磨理念?磨教法?磨学法?

我们的磨课,就是先自主设计,第一次试教后,对自己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找出对策,以促进大家开拓思维,促进反思,改进教学。然后再次修改,再试上,然后大家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大家都经历过磨课,在这一遍遍的试上中,我要的是什么?我一遍遍的问自己。发现:可能就是这每一个环节我能怎么链接起来比较顺畅,这一个个问题我该怎样引导孩子。换句话说,就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提问?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在数学课上更是需要教师有策略性的提问。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解题想法的能力比较弱。这是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也影响着各个方面的发展

能够实现预期目的的提问称为有效地提问,问题提出来要让学生愿意思考,愿意去说!那怎么才愿意去说呢,就是要让他们对内容感兴趣,没有兴趣之后,学生就不愿意去思考问题,那么一切都是徒劳。什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切都是空话。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他们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提问要把问题交代清楚,做到明确、清晰!让学生听得清楚老师在问什么?问题有时是要作出归纳,而有时只需做好铺垫,要把握好最佳时机,使一些重点难点得到解决!

对于低年级来说,还要注意设计一些符合低年级年龄特点的环节、情境。这样就需要我们与生活紧密联系。当学习的内容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时,学生接受的能力就越高,也就愿意举手发言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尽量在生活中找素材,找例题,而且这样还能帮助我们的小朋友更好的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

在《认识分米与毫米》这一课中,用生活情境作为提问的背景:

 [课堂回顾]

师:对于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我们不是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那为什么要有毫米呢?

生2:毫米与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

生3:1毫米有多长?

生4:毫米用字母怎么表示?什么时候用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研究这些问题。

2、主动探索,再识毫米

(1)师:你们能在直尺上找到1毫米吗?

(让学生指一指,刻度0到与它相邻的一条短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

师:直尺上这样的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直尺上还有1毫米吗?谁来指一指。

师:刚才所指的这些小格都是1毫米,让你想到了什么?

(2)师:1厘米中到底有多少个1毫米呢?

3、建立表象,巩固毫米

师: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

生1:硬币的厚度。

生2:银行卡的厚度。

生3:身份证的厚度。

……

师:用你的大拇指和食指试一试,能比划出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

[课堂思考与感悟]:

结合量铅笔、量书的生活情境,首先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用直观简易的教具,让学生先看、再猜。接着通过让学生用厘米作单位,去量数学书多厚,引起争议,再动手操作比较,让学生意识到不足1厘米时,我们需要用厘米这个更小的长度单位,才能精确测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动手操作后逐步建立起毫米的表象。然后讲述:在直尺上每1厘米中间的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再让孩子用自己的手指比画一下1毫米的长度。然后通过用尺测量来检验自己的长短,使学生发现原有的长度单位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引起认知上的冲突。使毫米概念的引入显得迫在眉睫,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毫米的意义。也为后面孩子自己研究分米作一点铺垫。

总之,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联系实际,优化提问内容,把握提问实际,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并且在课堂中,灵活地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孩子的反应,改变自己提问的方式,达到有效的目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勤思考、多分析、多钻研,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达到磨课的效果。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