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读书心得2

发布者:雷雨发布时间:2022-03-26 10:10:11阅读(1790评论(0

作业难度是判断作业负担的指标之一,其分布情况也是体现作业设计质量的标志之一。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影响作业难度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解决问题所需的识量(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知识),二是解决问题的搜索空间(这种空间问题的复杂度或长度的增加而呈指数性增大),三是问题表面与问题难度的关系。

老师在作业设计难度的把控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难度与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可以有三种主要的方式。

第一种是了解群体学生对作业整体难度的感受,教师依据相关的情况对内容与要求进行调整,但在这种调整往往会偏于主观,未必准确。

第二种是在每个单元都进行相关群体学生的学情分析,就学生对相关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等进行测试分析,将学生掌握的不够好但又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作业的重点。

第三种是针对个体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师长期坚持记录、分析班级学生在不同学习内容上存在的困难,在作业设计中做到有放松,逐步实现作业预估难度与实际难度相一致,并且让作业的针对性更强,对于一些开放性作业,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记录不同水平学生完成的作业案例和达成比例,并逐步调整后续开放性作业的难度和要求。这些记录不仅可以成为教师备课的依据,还可以成为下一次作业、考试评价的依据。

⑵难度与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在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尊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一方面考虑儿童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创造最近发展区。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可以避免因作业难度过低或过高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此为,教师在日常教学和作业过程中,也要不断记录本班学生在作业完成中常见的问题,并作为后续作业、评价、教学设计的依据。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