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邂逅“云”端的想与思

发布者:韩旻发布时间:2021-03-03 21:51:16阅读(4421评论(0

【摘要】2020年春天,全球遭遇了新冠肺炎的疫情,但未能阻挡广大师生学习的脚步。线上教学、云平台以及各类APP、小软件渐渐走上舞台,也逐步被学生、家长和广大教师所接受。在两个多月的线上学习、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这样一种新兴的模式,既体现出了强大的优势,也反映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将围绕学生反映出的普遍问题进一步分析原因,关注线上线下学习的衔接,提出改进的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线上教学 学习力 有效性

 

2020年春天,全球被新冠肺炎的疫情笼罩着一层阴霾,却始终未能阻挡广大师生学习的脚步。线上教学、云平台以及各类APP、小软件逐步进入了大家的视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教师们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发挥着光和热。线上教学的老师们熬夜备课、精心设计、备受压力;线下辅导的老师们云上批改作业、反馈订正、个别指导......在这一切即将告一段落的时候,不禁想问问孩子们在这漫长的假期中你们收获了什么,同时笔者作为线上、线下双重体验的一线教师也想追问自己对于后续的教学是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让学生更具学习力。

1.关注差异,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网课学习,对学生们来说是全新的体验,从课堂教学模式到课后整理反思,从课上听课效率到课后作业质量都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从每位学生的作业反馈、沟通情况来看,存在的差异性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孩子对待上课和作业马虎、敷衍,不认真听也不认真做;有的孩子虽然呈现出的作业“高质量”,但是缺乏真实性,依赖于他人的帮助;更多的孩子表现出学生状态的不稳定,对待学习的毅力不足,等等。所以笔者认为在后续线下的学习中首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反映出听课效率过低的孩子,不能再过多地采取课后一对一个别辅导的方式,长此以往会造成过度依赖性,缺乏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助长他们的不良习惯。可以在课堂中加强关注,多给他们机会表达,让老师能够及时捕捉到他们的优点和问题,当堂处理和反馈。对于作业存在问题的孩子,老师应更加细化对他们作业的反馈,可以结合适当的奖惩方式鼓励他们多写出思维过程,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也能避免作业的抄袭现象,逐步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面对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时,教师应充分关注差异,做到“对症下药”,确保“药到病除”,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习惯,让习惯成为学习的助推剂。

2.强化合作,让学习成为一种自信。

小组建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建立良好的小组机制,可以让优秀的孩子更有学习的主动性,让后进的孩子有榜样的激励,有同伴的帮助。在此之前,班级中日常的小组氛围始终还停留在组员间作业的相互督促、不良习惯的相互监督,让后进生们对此反感、抗拒,对整体学习力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而在这两个多月特殊的日子里,笔者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每日网课的重难点自己录讲题视频,尝试让学生小组间互评作业,发现孩子们的潜力真的无极限,让我看到了他们的积极性,看到了后进生也满满的点击率,更看到了小组的协作和互助。为了更好地评价他人的作业,优秀的孩子不断尝试多角度思维寻求最优化的方法,后进的孩子对习题养成了反复检验的习惯,孩子们都想以最好的状态来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由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一如既往将这样的活动和机会延伸到线下,在团队模式中进一步依托具体单元化的、主题式的活动,定期组织小组的交流、合作及展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评价机制,给学生多一些平台,让他们在机会中得到展示自我的勇气,在建议中得到提升自我的方向。

3.适切沟通,让学习成为一种力量。

身边很多同事都在说,这个漫长的寒假把几年跟家长说的话都说完了,笔者也确有同感。以前对于学生而言,被找家长就是老师“告状”的开始,所以孩子非常恐慌,家长也比较反感。而在这段时间,和家长沟通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指导,每天跟家长一起陪伴孩子们听课,即时分享课后的想法,作业每一次进步的鼓励和表扬,每一处问题的详细评讲,手机已装满了自己录制的粗糙短视频,QQ里跳动的满是家长们的头像。当看到家长们从发信息石沉大海,到现在每天不厌其烦地发来一遍又一遍的订正;从例行公事般的“你问我答”到现在热络地聊起孩子的生活和理想滔滔不绝,这应该正是沟通的魅力。它真正拉近了老师和家长的心。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线下教学中不能让这股沟通的热潮减退,可以充分利用周末与每个家长定期反馈孩子的情况,了解家长的想法,也可以继续在班级群中和家长开展主题性的讨论,让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管理中,进一步帮助孩子改善观念优化方法,给他们以动力,让他们感受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的背后有老师和家长的陪伴和支持。

二、让教学更具有效性。

1.提炼方法,让教学成为一种引领。

线上教学对于有的学生提升很快,但也反映出有一部分学生,可能在之前线下的课堂中可以名列前茅,但在线上听课时却总是感觉听不懂,跟不上,其实这很大程度上就是投射出学习方法的问题。很多孩子的误区就是习惯将同一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了不同的学科中。所以笔者认为未来的线下教学更应注重对孩子学习方法的引领。对于数学学科,首先应重视课堂的倾听,所谓倾听不仅仅只局限于听,而是应该做到边听边想,在听的过程中不断形成认知的差异,从而产生质疑;形成认知的同化,从而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接受认知冲突,在不断的认知差异和认同中去获得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对解题方法的掌握,逐步积累形成知识体系,而不是一味机械化地听和记。其次数学的学习还应注重整理和反思,学生即时的理解和掌握很多都是表面现象,常常没过几天就打回原形。所以引导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能够让他们把每天没有完全明白的地方反复去钻研,也可以寻求帮助把问题逐步化小直至化了。如果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开,特别是在练习中暴露出来了错误,那么整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整理后还能够定期归类,也可以与他人分享。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应思考如何教会学生知识,也应将方法的引领融入课堂,真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让教学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形成一种引领。

2.提升思维,让教学成为一种延伸。

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思维无极限,应该是数学课追求的理想状态。线上课程往往会将日常40分钟的课堂浓缩为了更短的时间,虽然压缩了时间,但教学的老师们仍可以深挖核心,而数学的核心便是思维。所以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大部分学生还是掌握得很好,笔者觉得这点也是需要好好借鉴和反思的。首先应是关注知识的数学本质,对于一线教师,所教的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去刨根问底,追溯本源,只有明确了本质,才能使整个教学指向性更清晰,目标更明确,重点更突出。其次要做到的是变和辨,通过习题的变式强化学生的思辨,将每一道练习延展宽度、挖掘深度,加强题组式、对比式练习,用有限的资源拓展无限的可能,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让他们的思维飞得更远。

3. 整体构建,让教学成为一种体系。

现行教材中,同一体系的某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单元,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学段,往往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断层,缺乏连续性,每一次的重新出发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激活经验,每一次的延伸被时间所掩埋。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勾连,整体的建构,在每一新授内容的学习中都应帮助学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不仅从纵向同一知识点上将学生的理解带向深入,而且从横向不同知识点间寻求本质的辨析和勾连,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呈现,注重了连贯性,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在丰富的主题化数学活动中以知识和经验迁移的方式凸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体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知识的后续延伸做好储备,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建构起一种体系。

总之,两个月的线上时光虽然很短,带给大家的思考却很长。线上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辅助平台,有其强大而独特的优势,今后将会越来越多地为教学所用,而真正要提升学生线上学习的有效性,目前唯有依靠线下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力,逐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那么无论今后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能够做到无缝对接,实现学习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2]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稿)

[4] 周逸清. 问卷星平台助力随堂测验[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3):17-18.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