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读写结合,提升语文素养——《清贫》观课后感

发布者:郑渊发布时间:2021-03-15 13:09:53阅读(2766评论(0

语文要素是指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常用的学习方法或适当的学习策略、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不着眼于语言形式,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把握语文教学本质,研读文章探寻妙密,借助文本学习表达,进行读写结合的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让学生感受表达精妙,学习表达技巧,习得表达方法,提升语文素养。

王校长执教的《清贫》这节课教学板块清晰,第一块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第二板块介绍生平,初步走近人物;第三块,关注课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第四板块学习故事,感悟人物形象;第五板块升华主题,理解文章特色。环环相扣,螺旋上升,充分为教学目标服务,让学生在人物形象的感悟中学习人物写作方法。在“关注描写方法,落实语文要素”这一主题下,我结合听课感受,总结了以下三点:

1. 直击文章课题,了解“清贫”

     王校长一开始和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从介绍方志敏到了解《清贫》的出处、字面的意思以及文章中的深刻含义,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感受作者如何巧用“课题”来谋篇布局,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会在习作中运用课题搭好框架,这是落实写作教学的第一妙。

2.抓住细节描写,感悟“清贫”

写人,为了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进行细节描写,王校长在教学故事1的时候,精准地抓住了士兵动作和神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到士兵“贪婪成性、自私自利”的特点。再通过士兵和方志敏的对话描写,从语言中感悟方志敏清贫朴素,人物与人物间的鲜明对比,方志敏的高尚形象更加凸显,这是王校长落实写作教学的第二妙。
3. 细读
一个句子,升华“清贫”

到教学第二个故事时,王校长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去细细品读,而是抓住了文章中最后的一句话展开教学,从解读重点词语,关注标点符号,让学生对方志敏“清贫”的人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关于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小学阶段,我们一般都只提外貌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等描写,但这节课,王校将“详略”、“标点”的使用巧妙地安排在学习中,丰厚了习作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这节课的第三妙就体现在此。

这篇文章虽然属于第四单元“家国情怀”,但是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主题就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由此可见,王校是有意在为下一单元的学习作铺垫,很好地将两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勾连起来。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