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评邰阳老师的《海上日出》

发布者:陈薇发布时间:2021-03-19 12:09:11阅读(3299评论(0

三个“呈现”

看完邰阳老师的课,我满脑子都是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四大板块: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散文,一说到散文,我们就想到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文章以时间为轴将形态的变化、颜色的变化、光亮的变化刻画得淋漓尽致,为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梳理文脉,极有必要。这堂课非常清晰地呈现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两大要素: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刘增仁先生在《重塑语用品质》中强调,语言即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组织语言,语言表达思维。在邰阳老师的课上,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言和思维的力量。如,上课伊始,老师就引导学生以填表格的方式探索日出前后的形态、颜色、亮光的变化。再比如说,老师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把这三幅画面串联起来的,关注一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这样的教学恰到好处地呈现了刘仁增先生的“语言即思维”精神内涵。

再来看,单元导读上有这样一句话: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邰阳老师的课非常清楚地向我们呈现——语文要素该如何有效落实。我们来看一下他是怎么落实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引导学生在品词析句中感受海上日出这一奇观,梳理出的学法是描写有序、活用动词、巧用串联。读写结合,体现语用。他的这堂课呈现了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

三个“呈现”的追问

这节散文课极具理性,理性到我们听着听着竟然忘记了这是一篇散文,我们是不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散文该怎么教呢?再往前推一步,这是一篇巴金的散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泰斗,巴金先生的散文是一面旗帜,以其独特的风格自成一家。巴金先生的散文有什么特点呢?沿着刚才说的第一点“呈现”,我想向往下追问的是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部分,语文和思维有了,那么,审美和文化在哪里呢?

刚才,我用刘增仁先生在《重塑语用品质》中强调的语言即思维,来赞评价邰阳老师的这节课。刘增仁先生对于言语品质的解读不仅仅是“语言即思维”,他还提出“语言即内容”。他说,语文就如一枚水果,语言是皮或壳,文化是肉,精神,是内核,三者三位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想向往下追问的是:“语言即思维”有了,“语言及内容”我们何以呈现?

刚才说的“三呈现”中的第三点,他的课呈现了单元语文要素的有效落实。但是,苏州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许红琴老师强调,我们的语文课要基于语文要素,但是不能被语文要素框死,适当的时候我们要跳出语文要素。回到单元要素的那句话——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我想向往下追问的是: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收获什么?

我的思考

1.——眼中有景

要有情境的创设,教师要用优美语言加以渲染。有朗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情境朗读中感知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教散文也好,教其他体裁的文本也好,我们需要有理性的思维,但也要带给学生一些感性的东西,而这节课我们尤其要让学生有美的体验。这一部分是对邰阳老师综合素养的一大挑战。需要他突破自我,一改往日的理性、干练的教学风格。可以学习一下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让学生入情入境,在文字中获得审美的体验。

2.——心中有人

是否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可以勾连一下巴金的生平:1914年,巴金七岁,他的母亲病故;1917年,巴金13岁,那一年春天,成都也就巴金的家乡发生巷战,川军、滇军混战七天。这期间巴金二叔家的两个儿子病史,巴金和三哥患喉症。战事刚停,巴金的父亲李道河病逝。1920年,巴金16岁,最爱他的祖父病逝,家庭内部的分裂加剧。1925年,巴金北上,准备报考北京大学,不料在检查时发现肺部阴影,放弃了考试的机会。19271月,巴金赴法国留学,192812月回国。其间,巴金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正副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的国际性活动。看完了资料,我们再去读一读《海上日出》: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霄,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这仅仅是写景么?这难道不是巴金的真是写照么?他的人生就是一幅“海上日出”!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