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桥》教学设计评析

发布者:顾燕发布时间:2021-03-15 10:42:22阅读(2465评论(0

第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认为要让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桥的含义。“桥”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题目。一是作为一座“窄窄的木桥”,这是建筑物的桥。勤勤老师在第三部分推敲斟酌,探寻巧妙之处品读环境部分讲到了,小说最主要的情节就是发生在这座桥边。二是老支书用自己崇高的威信,坚定的信念以及沉稳的 指挥让村民们通过这座桥,逃离死亡的威胁,这是一座“生命桥”。三是,这是老支书用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之桥,是优秀共产党员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桥”,是具有象征性的一座桥。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品读人物形象和情节,后两座无形的“桥”孩子们是可以有所感受的,我个人以为在教学中是不是需要点一点,明确一下。

第二,在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形象交流第2句话的时,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个人觉得可以追问:这三个感叹句的顺序能够调换吗?为什么?不能换。这三者之间联系紧密:“桥窄!”说明情况危急,是前提。“排成一队,不要挤!”是危急情况下的撤离方式。“党员排在后面!”是撤离的补充要求。

第三,我个人认为可以加一个梳理人物关系,可以列个图。比如在在第三部分课文回顾,“知道真相的你再读部分,心中有何感受?”这个问题前,就可以借助人物关系图让学生先展开合作学习,以不同的身份对老支书的评价,先让学生选择一个身份,以村民、老太太或者小伙子的身份接受采访,对老支书说句话。再以一个读者的身份谈谈知道真相的你心中有何感受。紧接着教师小结:无论情节还是环境,从表面看都在刻画人物,但实质却是从谈人,谈我们的社会生活。这样一个从文本到生活如何看人物形象,可能层次更丰富些。

第四,这是一篇微型小说,王老师抓住小说三要素展开教学,从读人物、读环境、读情节展开。在简说情节这一环节,我觉得既然是简说那么是不是可以将概括的小标题明示:村民逃生——支书指挥——二人被吞——老太祭奠,这样可能更清晰一些。

可能我这个人比较条条框框一些,所以都喜欢以图,小标题等形式呈现,以上是我的一些愚见,还请王校长,王勤勤老师以及各位小伙伴批评指正。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