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拥有一个追寻目标的童年 ——读《儿童教育心理学》有感

发布者:王婷发布时间:2022-04-02 13:35:44阅读(598评论(0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围绕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问题,提出了要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难的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作者秉承着培养健全的人格,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的。

1870年2月17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富裕家庭,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因为他天生体弱多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困境束缚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敢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念造就了阿德勒的一生。其实每个孩子都会去追求优越感,而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把这种追求引向富有成就和有益的方向,并确保这种追求给孩子们带来的是精神的健康和幸福。

首先养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是学生们首要追寻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存在着说脏话、走廊奔跑、喜欢吵闹、乱扔垃圾、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不良的行为生活习惯。显然,他们这些不良的习惯是由于平时不注意而养成的,还需要家长老师从他们的思想入手,不断督促,反复实践,才能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我们班有一位性格开朗活泼的小女孩,但是她不像其他爱干净、文静的女孩那样,在她的课桌周围总有数不尽的小纸屑,课桌里永远都是一团糟,用过的作业本课本等也经常像被啃过一样。对于这样卫生习惯不是很好的孩子,我刚开始一直会不厌其烦的责令她尽快整理干净。但是似乎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于是有一次我帮助她一起进行整理,教她怎样整理课桌,然后清理周围垃圾以及及时扔掉不用的东西。看似简单的行为,却也要讲明道理、提出要求、具体指导、动作示范和督促检查,讲究行为训练的系统性。慢慢地,小女孩的卫生习惯得以改善,希望以后她也能继续保持。

其次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会出现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的现象,因此也很容易产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做作业弄虚作假等情况出现。特别是学困生,他们很难做到将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在学习方面往往遇到一些阻碍。阿德勒在书中提到:懒惰行为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的一种自我保护屏障,但同时也阻碍了他们努力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人们越是责备一个懒惰的孩子,就越是正中他的下怀。因为不停的责骂转移了人们对于他能力问题的注意,而这正是他一直期望的。如果孩子真正的发生了改变,那也是因为他的处境发生了改变。(他需要的是更多的鼓励让他重拾信心)。因此在面对班级中的学困生时,我做的第一步就是给学困生制定更加合理的目标。我首先会了解学困生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制定更加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防止因为目标制定的过高而让学生难以达到,从而使学困生感受到挫败和无力感而放弃了学习。第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对未来将会有什么样的帮助,并且要使用更加创新的教育手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内心获得想要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使学生在拥有内部动机的同时,能够积极地朝着学习目标不断地奋进。

作为教师,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要努力创造出有利于个体发展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个体对美善生活的追求,拥有一个追寻目标的童年。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