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蔡健晔读书心得1《跨越断层,走出误区》

发布者:蔡健晔发布时间:2021-01-04 21:39:46阅读(2224评论(0

2020年的最后一个月,我阅读了曹培英老师著作的《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本以为这是一本比较枯燥的理论类书籍,结果书中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案例,通俗易懂的专业语句解读,我被深深地吸引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词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这本书都作了详细的解读,以及对于怎样去在课堂中实践,生成,给一线教师带来了很多的启发。

一直在低年级教学的我,教学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已经会数数了,但是他们的数数是比较机械的,为了数数而数数,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数的概念,理解数究竟有多少,这是我这几年一直研究的问题。在认识数的这些课中,老师都会涉及到一个环节,让学生去估计,但是估计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引出数吗?是为了让学生去感受吗,学生面对老师的教学课件了解100、1000、10000,他们就真的会估算吗,难道学习数,就一定要先估算吗?记得在上学期我执教的校级教研课《认识千以内的数》,书上给出的是堆小方块来认识数,而我为了让学生对1000有更深的印象,运用人民币来帮助学生认识,通过小朋友去电器商店电器的生活情境,展示“三百”,“七百二十五”,“五百六十”用人民币可以怎样表示,让学生对于这些数由几个摆,几个十,几个一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最后再出示一个问题,用几张100元的人民币可以去付一千元的商品,用几张10元的人民币可以去付呢,其中渗透了“满十进一”的思想让学生对“一千”这个数字有一个新的认识。

看完这本书的第一章《数感》,我才发现,上好这一节课,还能运用到更加合适的素材。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培养数感,不宜过于依赖量,尤其不宜选择特殊的量。向小小的豆,薄薄的纸,这些量感不是人人都需要建立的,而我用人民币去让学生认识一千,就只是让学生知道一千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可后面还是依赖数正方体来让学生认识,学生还是没有自己去感受一千的“量”。书中展示的一个课例,教师以“千字文”为载体创设数数的情境,,5句一行。5行一段,以诱导学生“四五二十”,然后20,20数,再自动100、100地数,1000自然而然数出来了,可见,精心选择适当的载体,可以排除“量”的干扰。

所以,只要去认识数感的本来面目,找到合适的素材,不难跨越理论和实践的断层,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多多钻研教材,把握住教学重难点,多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数学的角度,以及实际运用的角度去上好每一节课。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