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浅说

发布者:钱雅萍发布时间:2019-03-22 13:18:48阅读(2370评论(0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浅说

王建红

摘要:物理实验课作为物理学的一部分,应让学生在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经历基本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要切实地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关键词:实验问题、实验方法、有效性、探究

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亲眼看到物理现象,对物理这门科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观察物理的规律,思考引起物理事件发生的内因和外因;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验的方式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物理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物理知识,更能锻炼出综合的素质,同时培养出科学的精神。然而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却发现学生并没有通过做实验达到以上的教学目的,即物理实验教学没有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找出物理实验有效性的途径。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只重实验结果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有时教师为了尽快的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他们会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一步一步的做实验,只要学生完成了实验,教师马上把与实验相关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告诉学生。虽然学生做过了实验,却一点也不了解这些实验真正的意思是什么,也不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物理变化,也不了解实验过程和自己学到的知识有什么关系。教师只注重实验的结果造成欲速则不达的效果,学生根本没有通过物理实验有效的学习物理知识。

2.实验欠缺科学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物理实验时,部分教师发现要完成课本上的一些物理实验缺乏必要的条件,或者一些物理实验根本无法实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随便做完实验,然后要求学生背诵课本中的概念。学生由于缺乏实验的验证,根本不能理解课本中禅述的概念,所以学生学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缺少教师引导

部分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他们只要求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记录实验的数据,却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做实验,是否有更好的验证物理结果的办法?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做实验,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完成实验?记录物理结果是为了什么,有没有更简洁、更系统的方法记录物理实验?教师不能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完成物理实验时往往得到的收获不大。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重要性

1.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得到培养,他们通常对抽象的事物不感兴趣。比如教师对学生谈到压强、电流、电压等,他们不能理解这些概念,就不会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实验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只是平常没有注意到这就是物理现象。当学生觉得自己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时,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兴趣。

2.实验能让学生观察物理规律

物理现象是一种科学的现象,它是几种物理条件同时具备时会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人们研究出物理事件发生的规律,将它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教师通过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物理规律,让学生总结物理规律,从而学生能理解到科学的含义,以后学生能培养出科学的治学精神。

3.实验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人们研究物理时,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总结出物理变化的规律、提炼出物理定律和规则、总结出物理计算和公式等。人们要研究物理这门科学,就要培养出高级思维能力。物理实验就是能让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的一种学习方法。

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的方法

1.明确实验目的

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时,首先要明白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目的,只有教师了解实验的目的,才能知道以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做实验才有效、知道以怎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等。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的概念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到压强的概念、压强的性质、压强的计算方法等。在压强实验中,教师要让学生从现象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公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直觉的学习上升到建模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支很尖的铅笔戳自己的手指,再换用一支很钝的锅笔戳自己的手指,让学生感受到压强的存在。然后教师让学生总结出为什么这两种感受不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能感受到铅笔越尖,自己的感觉越痛,反之自己的痛觉就会减少。这说明压强与所受的力与受力面积有关系,学生自己总结出压强公式为:,其实P代表压强,F代表所受的力,S代表受力面积。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压强是以垂直的方法存在的吗?是不是只有垂直的方向才有压强存在?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证明压强不是以垂直的方法存在?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压强不是以垂直的方式存在。他们拿出一个塑料袋,在塑料袋中装满水,学生认为塑料袋承受着压强,如果压强超过塑料袋承受的能力,塑料袋就会破。教师明确了实验目的,就能以实验的方法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边实践。

2.优化实验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做实验时,有时会发现实验器材欠缺,然而这时候如果拿理论学习代替物理实验,学生很可能不能通过理论学习有效的掌握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共同优化实验方法,使学生既能锻炼思维能力,也能用实践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物理现象。

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内能》这一章节时,其中有一个实验是要向瓶中打气,让学生理解到气体的释放能减少内能。而这个实验方法学习的物理条件不具备且具有危险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实验方式的不可实现性,并让学生思考用怎样的实验方法能验证内能的存在呢?学生经过思考,觉得可以使用矿泉水瓶完成该项实验,他们把一个矿泉水瓶装一点水,然后将瓶向一个方向扭,直到瓶子的上半部分压强较大。这时学生只要去掉瓶盖,一股浓烟愤出来,这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学生动手实践了这个实验过程,他们通过实验能亲自感受到内能的存在。

3.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逻辑思维能力、推理思维能力等,学生只有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未来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实验是一种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一个滑轮组提升质量不同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教师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证明对方是错误的,那么他哪个观点错误?现在用怎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些实验需要的器具是什么?怎样记录实验的结果,怎样证明这个实验能推翻错误的结果?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就能培养出严谨的推理能力、数据化归能力、物理建模能力等。

总结:

教师要让初中物理实验能达到教学目的,就要了解到进行物理实验的目的,然后在实验中通过合适的方法达到其目的,这样物理实验才能变得有的放矢。同时,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学生进行实验,看到实验现象或得到实验数据,并不意味着会总结归纳得到规律,分析论证对于初中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另外学生的差异较大,教师应该适时、适度加以引导,让学生把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解决方法及所得出的结论与同学共享,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能力无法象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每位物理教师应当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分组实验的进行,使学生学会实验、学会探究、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