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习惯之形成就是教育

发布者:董欢发布时间:2023-10-27 21:34:28阅读(567评论(0

习惯之形成就是教育

——读《让行为规范教育更科学更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实践探索》有感

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董欢

暑假中,我认真研读了贾永春、徐晶星两位女士主编的《让行为规范教育更科学更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实践探索》一书。这本书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文明行为成为学生的习惯,让规范成为学生的信念,培养学生现代生活方式,积极生活态度与良好生活情趣。
  怎样根据教育规律科学实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怎样变学生被动遵守规范为主动内化?怎样让行为规范教育方法和载体更与时俱进,符合学生时代的特点……这些都是老师在实施行为规范教育过程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书中给了我们指引了研究方向。

一、增强行为规范教育的科学性。

对于行为规范教育,已经有很多学校和一线教师创造了较多的先进经验,所以我们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需要对学校、学生学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以及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原理的学习和借鉴,增强科学性、规范性,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理解、设计和实施行为规范教育。

二、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层次与统整。

目前学校的行为规范目标与内容的制定欠缺适切性,主要表现在对年级差异关注不够,行为规范目标差别不大;各种方法、途径之间缺乏整体设计和统整;不能将行为规范教育系统化进行。我们需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的层次性和统整性,在这方面需加大探索和实践的力度。

三、注重发挥思想引领的教育力量。

脱离了思想引领的行为训练是机械毫无意义的,思想引领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行为规范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发自内心地遵守规范。让规范成为信念的一部分。千万不能忽视思想引领,要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行为规范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采用多种方法、途径,在行为规范教育中发挥思想引领的作用,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取得明显成效。

四、提升行为规范教育家校社合力。

与家庭、社会教育有效联合,改变单向的、低层次的家校联系,尽可能地获得家庭的理解、认可,支持和参与,促使家长社会积极参与孩子的行为规范教育,是行为规范教育实质性提升所必需的。家庭教育决定学校教育起点,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提供很好的支撑和导向作用,而社会教育能够为学校教育起到良好的反馈,并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个优越的教育环境,学校应积极探索将三种教育形态充分地结合起来,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共育模式。

诚然,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永远面临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地在实现人的社会化与保证人的独立性上进行教育的实践探索,让我们共同参与到行为规范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让行为规范教育奠定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打好实现更好生活的人生底色。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