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锚点进击,促进课堂新转型 ——读《大概念教学》有感

发布者:吴旻发布时间:2023-06-26 14:14:59阅读(308评论(0

锚点进击,促进课堂新转型

——读《大概念教学》有感

太仓市沙溪镇第二小学  吴旻

从入职开始,“大概念教学”与“大单元教学”逐渐成了我熟悉的两个名词,我曾不止一次地上网浏览过它们的概念,但对它们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上,我也一直期待自己能有幸聆听有关大概念教学的专家讲座,但一直都未能如愿,加上平日来事情有些多,自己也无法深入去了解究竟什么才是“大概念教学”,“大概念教学”就像是一块隔在窗纱对面的肉,只见其轮廓却不知其形貌,更不知其滋味,幸运的是,在上学期,我终于获得了刘徽老师编写的《大概念教学》这一本书,翻阅此书,惊喜地发现书中细致全面地说明了何为大概念,何为大单元,如何实大概念教学,如何建筑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等等问题,解答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开拓了我狭窄的眼界,使我感慨万千,受益匪浅。

一、初识大概念

刘徽在这本书中将大概念拆分为了“大”和“概念”,并对其一一解释。

首先“大”字——“反映专家思维,具有生活价值”,这里就要提到“专家思维”的意义,拥有像专家一样的思维,学会像专家一样思考,这里要注意的是,专家思维是指在面对一个现实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时,不会因为“这样东西我没学过”这种摆烂想法退却,而是依照专家研究的脉络,利用学科思维和研究方法,去一步步试着解决问题,比如说,在科学课中,每一节课我们都会总结出一些实验现象背后的结论,比如“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光沿直线传播”,“运动物体的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这些结论又被称为“专家结论”,显然,在测验的时候,我们也一贯强调掌握这些专家结论对测验结果的重要性,学生视测验的结果为学习这门课的最大意义,当他们离开校园,回归生活后,这些结论就会被他们抛之脑后,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教学,学生似乎只在某个学科和单元内才显示出学会了这些知识,一旦出了这些学科和单元,这些知识似乎就很难被激活,怀特海称这样的知识为惰性知识。本质上惰性知识就是学生不能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就算在平时生活中看到了以此知识点引申的案例,他们也不会立即联想到背后的科学原理自己是学习过的,遗忘就此发生,时隔许久,当有人问起,你学习这门课,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时,我相信并不会有多少人能说得出个所以然来,更多的,大概都是“考试要考”“老师让的学的”这些被动性质的话语。我曾毕业于化学师范专业,我还记得,在一节课上,我的老师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她是学化学的,有一天,他们同学聚会,有个人说道“你们常常说化学对生活很重要,但很多人都没学过或者早就忘记了化学的内容,他们过日子不还过的好好的?”这个问题想必很多人的潜意识里都存在过,包括我自己,但是,我的老师的一句话却点醒了我,她说“学不好化学我的日子的确能过得很好,但学好了化学,我的日子会过得更好。”她的这句话,就揭示了学科的意义,揭示了学科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当时的我顿时如雷贯耳,是啊,知识诞生于现实世界,它又怎么能和现实世界分开呢,知识最终也是要回归现实,这也是学校教育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让学校教育称为一种虚空的活动,不然投入在学习中的时间也便成了浪费。因此,在科学课上,一次次实验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光沿直线传播”,“运动物体的能量与速度的关系”这些专家结论,而是要让学生明白实验是根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利用一定的设备和方法,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探讨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关系这样的大概念。尽管大概念十分重要,但它又是十分抽象,一个抽象概念的构建往往需要依靠一个个具体的案例,依托具体的专家结论,从而使专家思维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专家思维和专家结论就像是一条珍珠项链,思维是线,结论是珍珠,思维贯穿在一个个案例的学习之中,才能使课堂教学“接地气”。

其次,是对“概念”的阐述。这里的概念并不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概念,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概念指的是一些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抽象概括,而大概念的的概念指的不仅如此,还包括“观念”和论题,观念指的是一些原理和法则,强调的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而论题一般很难有明确的答案,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类的鉴赏和评价,往往需要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可见“大概念”的意义十分丰富,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必须与生活相联系。

二、重看大单元

我一开始理解的单元,只是根据教材编写的单元为依据,但真正大单元的意思并不如如此。目标才是大单元教学要关注的首要问题,其核心是为了发展学生的素养,是将学生素养统合起来视为一单元。因此,当教材编写的单元内容无法达到我的与其素养目标时,需要教师对单元重新调整和合并,而在单元教学的设计中,要根据迭代逻辑的,在不断重复的案例问题中,得到学生成长性地反馈,从而提升学生的专家思维,构建大概念。比如曾宝俊老师在《节气谚语探真》一课中,就对“中秋节有云”和“上元节下雪”这两种天气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从提出这个谚语的人,到凭什么这么说,再到证据的证明,结合怎么查阅资料,查什么,每一次问题的提出,方法的教授,都使得学生的已有经验得到修正和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呈现出螺旋上升的过程,尽管这只是一次课时的探究,但大单元的设计智慧也因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那要如何进行单元的设计,刘徽老师在这里提出了两种思维,一种是望远镜思维,另一种是放大镜思维。所谓望远镜思维,是在一个大概念之下汇集有不同的单元,这个大单元可以是在同一学科中的,也可以是跨学科的,而放大镜思维是要向向内深挖,用不同的案例和问题去推动思维的建立。

三、深探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可谓是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教学方法了,而刘徽的这本书,是我对情境教学的情境设置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一节课,情境的设置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困惑,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是“好的情境”。一个优质的情境教学,需要满足情境的真实性,这里注意的是,真实性问题情境围绕的目标是大概念,而不是知识与技能,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有时也会涉及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因此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结合书本,我所理解的真实性,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修改和重构,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情境有“切身体会”的感受,这便是情境设置的核心。因此,我们要学会合理地选择情境,比如,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新闻报道中,在政策报告中,研究成果中,历史文献中,或者影视文学中寻找,但情境并非只是课堂教学的一扇门,学生从门口进入后,门就变成了一个幌子,一个装饰,被抛之脑后,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情境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沉浸式地学习,也就是说,情境还是一个房间,是学习的环境,实现学习与情境的交互。比如,在上六年级《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这课时,我安排了学生学习做一盘大杂烩炒饭,共同闯关晋级小厨神的称号为情境,带领学生认识厨房里的物质,尝试处理食材,用处理过的食材进行翻炒,在翻炒中观察变化,最后品尝成品,学生乐在其中的同时,也能够掌握观察的技巧,生活的技能和感受到科学与生活的近距离关系。

四、反思评价

书中讲到了评价的两种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趣的是,刘徽指出,很多人,包括我在内,都觉得这两种评价的区别在于其实施的过程不同,其实,这是对评价意义形成了混淆,这两种评价的区别主要在于评价的意义,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而终结性评价的目的在于评定,尤其是形成性评价,人们往往也将其认为是评定学生的一种方式。在大概念教学中,评价的效度最为核心的就是评价学生有没有真正理解大概念,因此,评价的任务设计也不应与真实情境相分离,比如在研究《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时,评价学生的任务可以从“说说地震形成的原因”转变为“结合地理位置,判断为什么这个地方容易形成地震”,比如,我在上这一课时,为学生提供了四川泸定的特殊地理位置,由此让学生判断四川泸定地震频发的原因,巩固了学生对地震成因的认识。

五、总体感受

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整体设计打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核心的碎片化教学模式,转而开展结构化、整合化的课程教学。书中从基于大概念的单元设计优化、基于大概念的课时教学设计优化和基于大概念的跨学科教学设计优化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优化教学设计。单元设计优化向我们介绍了“单元整体学习三步骤”即阶段一确定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知道些什么﹖能做什么﹖阶段二设计评价活动:学生将通过哪些真实的任务来表现期望的学习结果﹖用哪些标准来判断理解能力的表现﹖阶段三制定学习计划:哪些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能使学生达到期望学习的结果﹖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先研读课标与教材,对单元内容进行解析,确定这一单元的大概念,找到围绕大概念的概念群与知识,形成知识结构,然后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及单元核心问题,设计问题时一定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大概念,再根据问题设计真实的、现实的任务,最后细化课时教学设计。结合具体实际,有时也可进行逆向教学设计,即确定期望的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确定合适的学习活动。

通过阅读完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生对形成一节课的重要性,无论是大概念,大概念教学,单元,单元设计,目标设计,评价设计,过程设计,还有本质问题的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围绕学生,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对其已有经验进行修正,完善和扩充,充分展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魅力,同时,我也明白了,目标的制定,需要预设学习的结果,根据学习结果来设定教学目标,这样能够更加对症下药,而教学目标之间他们也是不分离的,尽管设计的时候需要按照不同维度书写,但他们之间也需要建立起联系,等等等等。总体而言,通过阅读这本书,使我先前的认知得到了提升,也使我眼前一亮,由于本人学识尚浅,粗鄙之言无法很好地诠释这本书对我教学指导的意义,但希望行动会证明我的成长。

培养专家思维,就需要运用大概念教学,为真实而学,在真实中学,这就是真实性学习的内涵。所以,还是那句话:要用大概念不仅要打通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关系,还要建立学校教育与现实世界的联结。今后,我会以大概念为锚点,转型课堂教学,焕发科学课堂之美丽,新建科学与生活之桥梁。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