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周惠 读书心得 2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发布者:周惠发布时间:2021-03-09 14:22:27阅读(2081评论(0

                 倾心浇灌,静等花开                                   

 一谈到教师,人们习惯性地会将其比作辛勤的园丁,可见,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教导正如园丁之于花儿的必不可少。千百年来,人们也在对如何做好园丁的教育追问中不断实践与反思着。很有幸接触到了这本凝聚了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30多年教育心血的经典之作——《给教师的建议》。

此书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建议”的形式,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众所周知,苏霍姆林斯基是位浸润在一线工作岗位达30几年的小学教师,虽然他来自于不一样的年代,不一样的国度,但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作为一个小学教师,相信这本书你只要读一句,就会有种心心相惜,相见恨晚之感,这种情感共鸣正是源于作者与我们的感同身受。登高才能望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视野才能更为开阔。因此,书中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让人回味无穷。现将所获思考分享如下:

一、浇灌的源头活水——常读常新

一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是超负荷的,是不间断的忙碌与输出。每一天早早到校,很晚才离开学校,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已有点应接不暇,还要忙着生活中琐碎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办?怎么逃离这个单调、重复、日益狭小的空间,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独立?在我困惑、迷茫之际,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文给予了我很大触动。

“用终身来备课,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该只是沧海之一粟。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呢?在我看来唯有读书。这些金点子让我豁然开朗,还是读书反思吧,读书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教学质量,提升自我素养,更新自我的最佳途径。P101

二、浇灌的方法技巧——启发思考

“尊敬的同行们,让我们一起来关心这件事:在小学里,首先要使儿童善于思考,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寻根究底地探寻真理,在认识的世界里去漫游。只有这样,他才能成为一个好学生。我们应当经常关心的是: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所谓发展智力,就是使知识处于运动之中,处于运用之中。”

教师如何实施教学,如何去浇灌这些幼苗,或许这就是答案。我们终其手段不过是为了培养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的人。因此,会思考的学生是我们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文中所谈到的一些启发思考的方法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我们教师尤其应该时刻思考如何保持所学知识的鲜活,如何启发学生在生活实际当中、在知识运用当中体会思维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保持思考的习惯。

三、浇灌的正确心态——宗教般虔诚

“我们的工作的辩证法告诉我们,教师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时刻的到来,使他有权利说:由于我尽了自己的努力和操劳,这个学生已经达到极限,从他身上再也得不到更多的东西了。学校里教育的许多失误,其根源正是在于有些人抱有这种思想。请你记住: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一个学生可能在一整年里都没有把某种东西弄懂弄会,可是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懂了、会了。这种“恍然大悟”(我想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思维的觉醒”)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是在儿童的意识里逐渐积累起来的,而且我们做教师的人,是在用自己的信心帮助他积累。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灰心失望。学生今天不会,过三年才能会,那么我在这三年里始终坚信人的力量是不可穷尽的。”

上学面对毕业论文时,一句“论文虐我千万遍,我待论文如初恋”道出了我们的学术坚守。走上了一线教育,面对一群似天使又如魔鬼的教育对象,“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似乎成为了我们对教书育人的坚守。英国的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讲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它那虔诚的宗教性”。英雄所见略同,由上文可知,苏霍姆林斯基所倡导的对学生潜力的无尽相信与教师的韧性奉献不正是一种虔诚的教育信仰吗?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教育信仰。明晰了此点,或许教学生活中对学生的抱怨也就少了,自己在教育天地中跳动的心也就安稳了,只有这样,这份职业才能变成真正让我们安身立命的事业。

以上所述仅为所读内容中印象较为深刻之片段与感想,实践出真知,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用自己的教育实践生命写出的,更多的教育智慧尽在其中,还有待我去继续阅读深挖。毕竟经典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就在于他的般若性。在困惑不明时重读它,在教育实践中解读它,在信心不足时捧读它,相信教育之花一定会尽早绽放的。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