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在小学德法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探讨 ——读《新劳动教育时代意蕴与实践创新》有感

发布者:陈靓发布时间:2023-10-11 14:14:49阅读(633评论(0

在暑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学校给我推荐的《新劳动教育时代意蕴与实践创新》一书,这本书从新时代将劳动教育置于“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宏大背景下,构建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出发,全面阐述了以“热爱劳动”为宗旨的“新劳动教育”的价值定位和丰富内涵,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介绍了富春第七小学在“新劳动教育”基地建设、课程建设与实施、活动创意、评价创新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非常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明确表达了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对劳动教育的意义及价值的新追求。因此,劳动教育势在必行。而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理应借助各学科优势充分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学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那在小学德法教学中如何渗透劳动教育呢?结合本人的教学日常,我有了如下三点想法。

一、渗透劳动观念

德法教材中不乏劳动场景的描述,教师可以借助劳动场景帮助学生形成系列体验循序渐进地引领学生认识劳动体会劳动之美感悟劳动精神。

教师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劳动观念,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也可以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责任感。

例如,在讲解有关农业生产时,教师可以强调劳动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每一份收获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跟学生讲一讲相关农业知识,如种植技术、各种农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等,增强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兴趣。让学生明白每一份工作都需要付出劳动和汗水,每一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可以借此机会讲解一些职场知识,如职业道德、职业规划等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职业观念。

二、体验劳动乐趣

教师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也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德法可以以劳动为主题,让学生经历劳动实践后,对劳动经历进行描述,深化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使他们的劳动意识与习惯逐步养成,不断增强劳动与实践创造能力,体验劳动乐趣。

三、传递劳动精神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学生身边的榜样,教师就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来向学生展示劳动精神和劳动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品质。比如在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来,与学生们一起劳动用自己的行动来向学生展示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良好的劳动习惯,例如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等,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邀请一些劳动模范或者职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者演示,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不同职业的劳动精神和价值。学生与劳动模范或者职业人士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劳动经历和感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要想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德法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利用学科丰富的资源多角度、多方面地有效渗透劳动教育,更好地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地提升学生自身的劳动素养,从而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