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浅谈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 王艳

发布者:朱建良发布时间:2019-05-25 16:20:35阅读(4562评论(0

浅谈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

 

摘要:通过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微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预习式微课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初中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基本构成,重点阐述了相关教学设计思路,包括导学部分要尽量新颖,紧凑,有效理顺知识脉络,将知识重点与难点问题化等等,最后提出了预习式微课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预习式微课;教学设计

 

前言:微课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核心载体,以某一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为主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平台,设计并开发出的微型优质教学资源。在进行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保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与可视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预习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基本构成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应在学习数学知识点、例题、习题、难点、重点、实验操作等内容之前完成设计、制作与分享,并给学生预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能够充分借助微课的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与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进行微课设计时,应注意一个完整的微课,需要包含以下内容:微课主体可以为某一知识点、例题讲解或教学片段;依据不同的微课内容,可依次进行概念讲解、问题讲解、推理证明、数学史拓展等;微课的制作形式,可以借助PPT,或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此外,微课设计与开发,应始终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尽量实现初中数学预习式微课的整体性、开放性、发展性与创新性等综合设计目标。

二、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学部分要尽量新颖、紧凑

在初中数学教学预习式微课的应用过程中发现,学生本身没有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是限制教学效果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应从教学设计上着手,尽量提升微课中导学部分的新颖性与紧凑性,从而持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以苏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的“二次函数”中的教学内容为例,微课内容可以“探究y=ax2+bx+c(a≠0)中a、b、c的关系”为主体,设置以下导入内容:可先借助PPT向学生呈现一个最高点位于第一象限的抛物线图像,图像分别与x轴的正半轴与负半轴相交,围绕图像进行以下介绍:“通过观察图像,老师能够直接判断图像对应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中,a<0、b>0、c>0;且a+b+c>0,a-b+c<0;2a+b<0。那么老师是怎么在短时间内判断出这些内容的呢?在接下来的5分钟时间里认真听讲,保证你也可以学会!”

再如,围绕“二次函数最值问题”的预习式微课,教师在设计过程中,可在导学部分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情境:“飞机在刚刚着陆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飞行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减速,那么飞行员到底需要多上时间才能让飞机完全停下来呢?”

在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中,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或设置悬念、引出新内容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导学部分的趣味性,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从而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后续的微课内容当中,主动希望从中获取到相关知识与技能,如此便能有效提升课前预习效果。

(二)理顺知识脉络

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可以是单一的微课,也可以是系列微课,无论是哪一种形式,教师都需秉承“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选择学生关心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的方式,争取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花费最少的精力,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对此,教师可在设计预习式微课时,事先明确教学目标,进而理顺知识脉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勾股定理与平方根”这一章之前,教师可设计《探索勾股定理》这一课前预习式微课。预习式微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5点内容:①引导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验证过程;②引导学生认识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③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并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④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创新精神。⑤通过引导教学,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适当安排教学内容。首先,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白板中的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勾股树”;继续欣赏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徽,两个示例当中,都反映了同一个自然界规律,而这一规律,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当代生活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2]。这就是“勾股定理”。通过情景设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参与到后续教学内容当中。

进一步验证勾股定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类比、猜测的方式,先观察毕达哥斯拉家的瓷砖;然后设置问题情境,是否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存在与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相同的性质;最后借助多媒体工具,在网格当中画出不同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测。

在理论验证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将两块边长分别为a、b的正方形,通过割补组成一个边长为c的正方形,由此证明结论a2+b2=c2

预习式微课的最后阶段,应为学生设置变式练习,习题最好联系生活实际,如“有一颗大树被吹断了,折断后的树梢落地点与树根相距3 m,而从树根到折断点的距离,为4 m,求这棵树本来的高度。”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体验勾股定理的实际运用思路。

(三)将知识重点与难点问题化

初中数学预习式微课的设计,其成功应用的基础,在于是否突出了相关知识的重点、引导学生突破了教学难点。对此,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一般来说,学生对片段性问题的接受能力更强,所以可将知识重点与难点问题化,在微课中适当提问,并调整问题难度系数呈阶梯式上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消化掉知识重点与难点[3]。这种预习方式,能够解决学生自学过程中,容易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的问题,从而让课前预习式微课,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上述《探索勾股定理》为例,验证勾股定理的全过程,就是一个由简到难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从等腰直角三角形到任意直角三角形、从理论验证到实验证明,由此让学生认清勾股定理的本质,突破单纯文字叙述的理解困难问题,并让这一重点内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后续的“勾股定理的应用”等内容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在运用时可与翻转课堂相结合,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为此,在设计过程中常采用翻转课堂“本末倒置”的理念与方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情境,能够让学生逐步理解知识、内容即整体的讲解步骤。学生在学习预习式微课的过程中,可以顺着微课中教师设置的问题思路,逐步探究微课中主体知识的理解与解答思路,进而完全掌握预习知识。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这样一来,当学生多次观看微课时,可能产生不同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与创新思考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探究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教学设计,对促进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相关分析,综合预习与微课教学的优势,有效设计初中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并将其以适当的方式,运用到日常教学当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并为高校课堂的有效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应重视初中数学预习式微课的设计与开发,为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代旭.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8(26):70.

[2]杨德辉.利用微课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J].考试周刊,2018(03):59+87.

[3]田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教学设计策略[J].教师,2017(36):46.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