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部编版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者:徐洁怡发布时间:2021-03-02 20:41:54阅读(2054评论(0

【教材简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一篇小古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古文共49个字,以凝练的笔触,描述了王戎与小伙伴一起游玩时,发现道边李树多子,小伙伴争相采摘,王戎却一动不动,在旁人的询问下,他说出了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

全文一共四句话。首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介绍了王戎的年龄以及事情的起因。第二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讲述了看到路旁李树结满果子,其他小朋友和王戎的不同表现,即“竞走取之”与“不动”。第三句写的是旁人和王戎的问答,王戎说出了“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道理。第四句则是故事的结局,人们摘下李子尝了尝,发现正如王戎所说。

这则历史故事短小精悍,语言浅显,向读者展现了一位机灵聪慧的神童形象。文中一群小儿与王戎形成强烈的反差,“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虽寥寥数语,但在读者脑海里,却勾勒出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在对比中更显王戎之聪慧。文中还有一句语言描写,则是王戎回答路人的话,也是揭示道理的语言,这句话更为直接地突出王戎心思灵活、聪明伶俐的形象。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等文言文,积累了一些学习方法。但小学生毕竟还没有正式大量地学习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文言文的学习难度较大。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所以小学生较难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要求学生逐词逐句对译,更不需要学生了解文言文句式等有关古汉语知识,只要会朗读和背诵,重点词句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大概的意思。

其实,文言文的学习同现代文的学习一样,需要从整体入手,也就是说从“文”上下功夫。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兴趣,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断句,并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故事。

4.  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体会王戎的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小古文内容,初步学会断句。

2.明白李树道旁多子必苦的道理,并用自己的话完整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教学准备】

1.  预习课文,完成学习单课前练习。

2.  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读题——初识王戎,设疑激趣

1.我们已经学过了《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这几篇课文都是文言文,它们短小精悍,言简意深。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小古文,一起来写课题。

2.分解字形,解读“戎”:戎是生字,一横一撇表示铠甲,戈指兵器,戎就是古代兵器的总称,也指军队。(齐读王戎)

3. (继续写课题)指名读课题,指导读好课题的停顿,相机理解意思。齐读课题。

4. (出示注释①)在我们的语文书上,注释①通常是来介绍小古文的出处和主人公。读这个注释,从中你知道了什么?(简介《世说新语》)

师:这路边的李子随手可摘,王戎为何不取?(课题后加问号) 

活动二:解读——疏通文意,读出韵味

1.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读顺。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课文)

相机正音:戎(róng) 诸(zhū) 竞(jìng)

2.我们都知道读文言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也叫“明句读”,俗称“断句”。在以前的学习当中,我们知道了要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谁后面停顿。谁来读这几句话?

出示:王戎/七岁   诸儿/竞走取之    人/问之(指名读)

齐读,引读:王戎——

3.  看来读文言文,我们得根据意思来判断词语间的停顿。那课文中的其他句子该怎么停顿呢?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合理分工,借助注释,每人各写出一句话的意思,思考如何停顿。

  组内交流小古文的意思,讨论并画上适当的停顿符号。

  组内练读小古文,读好停顿,读出韵味。

4.  小组展示交流:汇报的时候,每人先读句子,再说说为什么这么停顿。

(1)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生: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朋友出去游玩。

①“尝”是个生字,表示曾经,也就是我们写作文时通常用的“有一次”。在“尝”后面需要停顿。

②“诸”也是个生字,出示汉字字源:“诸”的左边是言字旁,表示说话辩论,右边是“者”,表示很多人,它的本义为很多人在辩论,现在常常就指很多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众”。那“诸小儿”的意思是——很多小孩子,通俗点说就是小朋友们。

指名读好停顿。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生:看到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把枝条压弯了,小朋友们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①师:结合插图,你知道“多子折枝”是什么意思吗?(出示课文插图)

许多李子挂在树枝上,树枝都被压弯了。这就是多子折枝的意思。这句话前面讲的是道边李树,后面讲的是它上面果实特别多,所以在这里很显然就要做一个停顿。

②“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的“之”指的是什么?(李子)

③为什么在“唯”后面停顿呢?(唯是只有的意思,后面需停顿)

男女生分读,读好停顿。

(3)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生:有人问王戎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

①这里的“之”指代的是什么呢?这个“之”仅仅是指王戎吗?它是指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情。

②师:为什么这么停顿?预设:因为树是一个事物,在道边是位置,而多子是说果实多,所以要这么停顿。

指名读好停顿。

(4)取之,信然。

生:摘来李子一尝,的确如此。

之:指代李子。文中的三个“之”指代的事物放在语境中,便能一一知晓了。

5.指名读课文,读好停顿,生生互评。

提示:读停顿的时候要做到声断气不断。 

活动三:思读——理清脉络,练讲故事

 1.现在意思都弄明白了,接下来要讲故事了。讲故事前,咱们先来捋一捋故事的脉络。谁来用文中的话来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指名说。

起因:第一句   经过:2-3句  结果:第四句

故事虽然短小,情节却一波三折。请大家结合这四幅图,再看看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要求: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过程完整。同桌练说故事。

2.谁来讲故事?生讲故事,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活动四:悟读——体会形象,背诵积累

1.课文读明白了,故事也讲了,当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时,诸小儿与王戎的表现可是截然不同的,快速找出来。板贴: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多么鲜明的对比啊,齐读王戎的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师导语:我就不明白了,这王戎怎么就那么肯定李子是苦的?王戎王戎,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出示王戎的思考过程图,加上“如果……那么”或者“因为……所以”这样的连接词把王戎的思考过程说明白。(指名说)

3.听了王戎这么一解释,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的吗?夸王戎。

总结人物形象:善于观察  独立思考(板贴)

4.带着对王戎的钦佩之情,齐读课文。

5.出示课文内容填空,尝试背诵课文。

指名背,齐背。

小结:在我们以后的人生路上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李树,有的是苦李,有的是甜李,那这时候我们就要多看看,多想想,除了善于观察,独立思考,做出准确判断外,我们也不能人云亦云,要不盲从,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摘得人生当中更多的甜李,成就那样一个唯一的你自己。

【课后作业设计】

1. 展开想象,再讲故事,把故事讲生动。

2. 背诵《王戎不取道旁李》。

3.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

【板书设计】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竞走取之            对比

                      唯戎不动            详略

 

                 善于观察   独立思考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