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思维同频共振 凸显学生主体——记太仓市小学科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者:徐佳倩发布时间:2020-11-26 12:54:43阅读(754评论(0

  2020年11月25日上午太仓市小学科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研讨活动在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举行。培育站主持人顾健老师、导师高雯雯老师及培育站的全体成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成员们观摩了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柳谢雯老师的展示课,并积极参与研讨学习。另外,本次活动还特邀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特级教师张国建老师莅临指导,给培育站的成员们做了专题讲座。

  首先,培育站的成员柳谢雯老师执教了新教科版三年级上的《压缩空气》一课。从内容上看,柳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设计十分巧妙,逻辑性强,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设置能够引导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从过程上看,通过三个小活动体验压缩空气、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空气弹力小车,柳老师能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而在之后的研讨环节中,培育站的成员们也对此课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交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随后,昆山教研员特级教师张国建老师从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过程多方面作了精准而独到的点评与指导。特别是张老师说道,如何要上好一节课,先要透彻地研读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一节有想法的课。期间,成员们认真聆听,引发共鸣,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收获颇丰。

  然后,张国建老师还给培育站的成员们作了《迭代中思维同频共振》的主题报告。报告中张老师先详细地阐述了提出了同频共振的理念,即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的共振,老师与学生的同频共振才能更好地建构框架引发同频共悟。在此基础上,张老师又提出了“迭代”一词,即在课堂中确定好比较清晰的框架后,明确整节课的主线反复去做。随后,张老师通过《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和《用橡皮筋驱动小车》两个案例,阐述了如何将迭代中思维同频共振运用在课堂中,即在课堂上,老师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学生的思维认知情感,能够暴露出学生真实的前概念、思维认知情感等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脚手架”帮助学生朝着目标前进。

  通过此次活动,学员们都颇有感悟,明白老师与学生只有达到同频共振才能有同频共悟,只有深刻研读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学员们将会把本次的学习收获有效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科学课堂。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