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广场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吕彦洁 读书心得4《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

发布者:吕彦洁发布时间:2021-03-09 21:38:11阅读(1995评论(0

 

最近阅读了史宁中教授编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一书,每读一部分都有很多收获通过读此书确确实实解决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内容却给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决定把第一部分也认真地读一遍。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数学知识的招,重点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了解这些话题的内容对于数学师是非常必要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一些数学知识,生的背景有了深人的了解,为更好地向学生传递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寻求正确的、恰当的教学方法找到了理论依据。例如在"数量多少的比较”这一话题中,作"数量的多少是借助对应关系来记载的“这数学原则的产生的背景,通过多个故事做了详细的论词。比如:书中记载: "上击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古欧洲人用小石头来记录数的多少,书中那个不幸的盲老人用石头记录羊群的数量等。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知道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就能借助结合于集合之间的元素的对应关系分辨多少。而是利用这样的对应关系,古代的人民就抽象出了数,并且用符合来表达数。这就是小学数学中强调要用对应的方法来认识自然数的原因,也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在小学低年段的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数与数量的关系,应当重视数的大小关系与数量多少的对应关系,拜且应当创造出各种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悟这样的关系,

通过阅读第二部分,对一些事实而非,甚至是以一传一的数学知识有了清楚的认识。以前总是说著名数学家陈晨润摘取了教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至于具体哥德巴林猜想是怎么回事,我不得而知,甚至有的人说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研究"1+1-2",我甚至一度无知地认为陈景润研究的就,"1+1-2"之类的基础数学,但是心中不免疑惑: "1+1-2"有什么好研究呢, "1+1-2"还用研究吗?直至在上课的时候,学到素数这一部分内容,我也很想给学生讲一件陈景润的故事,但实在是自己对这一部分知识的欠缺,不敢在学生面前乱说话,直到读广"东数的胶量"这一部分内容之后,才知道哥德巴赫猜想是任意大于2的偶数都可写成两个质数之和。"既偶数=素数+素数。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是没有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陈景润的贡献,使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步之遥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知识也许在教学中我根本用不到,我也没有必要去深究,但是,陈景润的故事还是很需要让学生知道的,他刻苦专研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阅读第二部分,不仅让我深入地了解了一些数学知识的背景,拓宽了我的部分数学知识,更重要的通过一些或感性、或理性、或幽默、或悲壮的数学故事,让我对一些历史上的数学人物产生了无限的敬仰。在阐述无理数产生的背景时作者讲了这么一个悲壮的故事。毕达哥拉斯学派确信:可以用整数或整数的比(分数)来度量一切事物的量。因此,当他们中的一员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时,而这个数无法用分数形式表示时,感到非常吃惊,于是他们把这个人扔进了海里。这个没有留下姓名的数学家,用自己的死捍卫了科学。这个无名的数学家应该和捍卫真理的苏格拉底、为科学献身的布鲁诺一样,为后人所敬仰。

 


写评论

还能输入140个字

评论加载中...
二维码

名师工作室移动端

  • 扫一扫,直接在手机上打开
  • 随时随地使用工作室
分享
回到顶部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用户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